好的,這就為你奉上改寫後的文章。
4月8日香港加密金融论坛上,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的线上炉边对谈,着实吸引了不少眼球。她与MetaEra创始人Vito探讨了币安的发展和加密金融的新趋势。何一在X(原推特)上的“高频上线”,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甚至觉得“一姐”是不是换了运营。
何一的解释是,她一直自诩“首席客服”,要倾听用户声音,感知行业变化。这听起来很“用户至上”,但说实话,总觉得有点隔靴搔痒。毕竟,创始人亲自下场听用户吐槽,这事儿本身就有点反常。难道币安的客服团队是摆设吗?还是说,只有创始人才能真正理解用户痛点?
她提到硅谷流行的“Founder Model”,强调创始人要站在一线。这点我倒是赞同,但前提是,创始人得真懂产品、懂技术。如果只是为了作秀,那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团队能力上。
何一坦言,Web3时代信息过载,谣言满天飞,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坚定方向感。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辟谣机制,而不是让创始人亲自下场“辟谣”。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谣言的传播速度是无限的。
而且,币安作为头部交易所,应该有能力建立一套更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而不是让用户在真假消息中摸爬滚打。
谈到币安钱包,何一承认与行业顶级的钱包还有差距。她解释说,币安钱包之所以保守,是因为“曾经吃过亏,不能在合规上再翻车”。这点我不太认同。合规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借口,停滞不前。毕竟,加密行业日新月异,一不小心就会被淘汰。
更何况,币安作为一个中心化交易所,在合规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如果连币安都做不好钱包,那其他交易所还怎么玩?
何一还提到了中心化交易所和链上钱包的区别,以及监管政策下的不同选择。她说,很多链上钱包不需要KYC,可以交易上百万个代币,而中心化交易所只能上线几百个币。
这种说法看似客观,但实际上是在为币安的“保守”辩解。要知道,KYC和反洗钱审核,是为了保护用户资产安全,防止非法活动。如果为了追求“自由”,而放弃安全,那无疑是本末倒置。
对于DeFi、RWA、DePIN等热门赛道,何一认为,更重要的是“解决什么问题?有没有人愿意为你的产品付费?”。这点我非常赞同。很多Web3项目,只会炒概念、刷数据,最终沦为空气币。只有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才能走得长远。
她还强调,不要只是追逐概念,而要关注用户规模和产品刚需。这句话,应该被所有Web3创业者牢记。
总的来说,何一的这次“高频上线”,更像是一场迟来的自我救赎。她试图通过与用户的直接互动,重塑币安的形象,挽回流失的用户。但能否真正成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毕竟,用户不是傻子,他们需要的是实际行动,而不是空洞的承诺。
近年来,不少人谈论着“缅A”,却对这个概念知之甚少。实际上,它指的是...
黄金期货市场波动剧烈,精准预测其走势是众多投资者追求的目标。然而,黄...
稳定币是近年来最具变革性的支付方式,改变了资金流动的模式,其低廉的跨...
近期ETH价格经历震荡下跌,当前价格在2446.38美元附近运行。4...
基金公司高管变动频繁:贝莱德与红塔红土双双换帅近期,基金行业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