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暴涨密码泄露!科技+消费,躺赢2025?

2025-03-25 13:01:11 股票型基金 author

A股投资新风向:科技与消费双轮驱动2025

2025年的A股市场,投资脉络逐渐清晰:科技创新与消费升级,成为驱动市场前进的双引擎。

科技板块强势崛起

年初以来,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人形机器人等概念的火爆,带动了科技板块的全面上涨。申万科技指数(801275.SI)截至3月18日,今年已上涨12.70%,在申万大类风格指数中遥遥领先。尽管近期科技板块出现波动,但多家券商机构依然坚定认为,科技成长将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消费板块迎来政策利好

另一方面,消费板块正迎来重大利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出台,明确提出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减轻负担、优化产品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等多项措施,全方位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券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方案》覆盖了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有望广泛促进各细分消费品类的增长。随着提振消费政策的逐步落地,市场普遍看好2025年大消费板块基本面的持续向好以及龙头企业的估值重估。

双主线策略:科技+消费的投资逻辑

在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的双轮驱动下,“科技+消费”已然成为2025年的投资双主线。兴业证券认为,中国资产重估正在向消费、大金融等核心资产扩散。在科技突破的引领下,叠加各项积极的政策支持,以科技为主线,同时各类顺周期资产积极修复,两者相辅相成,有望成为本轮中国资产重估的重要特征。招商证券也指出,在政策提振以及年报、一季报密集披露期的背景下,大消费有望成为2025年“AI+”之外的第二条主线。

天弘文化新兴产业:布局“科技+消费”双赛道的基金典范

在此背景下,一些重点布局“科技+消费”双赛道的基金有望脱颖而出,天弘文化新兴产业(A类:164205;C类:015475)便是其中之一。该基金经理刘国江偏好投资科技、消费两大领域,历史持仓方向多集中在家电、汽车(含零部件)、游戏、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半导体、办公软件等行业。

基金持仓分析:科技与消费并重

以2024年四季报为例,天弘文化新兴产业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5只属于TMT科技板块,另外5只则分布在家用电器、汽车等消费领域,是典型的“科技+消费”双赛道布局。刘国江在四季报中明确表示,四季度的投资策略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科技领域,同时关注消费领域的机会。

历史业绩回顾:超额收益显著

凭借对两大“核心赛道”的前瞻性布局,天弘文化新兴产业在过去五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基金定期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基金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达25.9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1.78%,超额收益显著。自成立以来的累计净值增长率为113.40%(同期业绩基准仅有10.94%),超额收益高达102.46%。从同类排名来看,该基金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近五年业绩在银河证券分类下的标准股票型基金(A类)中均位居前1/3,具体排名分别为37/343、30/325、31/303和64/200,并获得银河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天相投顾四家评价机构的三年期五星/五A评级(海通证券评级数据截至2025年1月24日,其他评级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未来展望:人工智能与消费升级带来的投资机遇

展望未来,基金经理刘国江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大模型性能优化和成本降低将同步加速实现,这将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泛化和落地。人形机器人、游戏公司、办公软件公司、互联网平台公司、智能驾驶等诸多行业都将从中受益。此外,受益于持续的政策支持,汽车、家电等行业的景气度有望保持稳健。受到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在2025年跑出良好相对收益的概率较高。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基金经理履历及过往业绩

天弘文化新兴产业A类成立于2017年8月9日, 成立以来近5个完整会计年度产品业绩及比较基准业绩为2020年40.75%(21.38%)、2021年5.18%(0.64%)、2022年-15.18%(-16.64%)、2023年-14.98%(-7.40%)、2024年25.95%(11.78%)。业绩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在职历任基金经理:田俊维(2017年8月9日-2021年5月19日)、刘国江(2021年2月29日~至今)。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