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儲備一覽:從薩爾瓦多孤注一擲到中美數字主權對決 - Coincaso

2025-03-15 17:39:35 数字货币全网趋势 author

@OdailyChina

@XiaMiPP

2025 年,加密貨幣已不再是小衆投資者的玩具,而是全球經濟棋局中的一枚關鍵棋子。 從薩爾瓦多將比特幣奉為法定貨幣,到中國大陸全面禁止加密交易,再到美國嘗試建立比特幣儲備,各國對加密儲備的態度折射出截然不同的战略考量、政治立場和技術信仰。

在這一新興領域,支持者將其視為金融革新的先鋒,謹慎者擔憂其波動性與監管難題,反對者則視其為對傳統貨幣體系的威脅。本文將盤點全球範圍內對加密儲備的典型立場,剖析其背後的動因。

支持派:加密儲備的先鋒與實驗者

美國:特朗普點燃”比特幣軍備競賽“

2025 年 3 月 7 日,特朗普籤署行政命令,正式建立美國战略比特幣儲備,利用聯邦政府沒收的約 20 萬枚比特幣作為初始資本,旨在鞏固美元地位並推動美國成為“全球加密貨幣之都”。

Bitwise 首席投資官 Matt Hougan 在本周的投資備忘錄中指出, 特朗普已徹底改變了加密市場的遊戲規則。Hougan 預測,受此影響,洪都拉斯、墨西哥或危地馬拉等拉美國家可能緊隨美國和薩爾瓦多的步伐,推動比特幣成為全球重要貨幣資產。Galaxy Digital 更進一步大膽預言,到 2025 年底,至少五個國家將建立自己的比特幣战略儲備。

美國此舉不僅提振了市場信心(比特幣價格一度突破 9.5 萬美元),還為全球樹立了一個標杆,刺激其他國家重新審視加密貨幣的战略價值。

德克薩斯州:地方引領國家級變革

美國在加密儲備領域的探索呈現出 聯邦與州際並行 的態勢。 德克薩斯州走在了前列,成為美國首個設立州級加密基金的州。 州參議院通過的 SB 21 法案創建了比特幣儲備基金,計劃持有比特幣及其他市值超 5000 億美元的頂級加密貨幣,由專門的咨詢委員會監管。

副州長丹·帕特裏克稱此舉是“加密貨幣發展的重要裏程碑”,契合特朗普的全國性愿景。德克薩斯州的先行嘗試,或將為其他州乃至聯邦政策提供模板。

猶他州:雄心受挫但未放棄

相比之下,猶他州的探索則略顯曲折。 其比特幣法案《HB 230 》雖在 2025 年 3 月 7 日以 19: 7 的票數通過州參議院,但原計劃授權財政部長投資比特幣的儲備條款在最後審議中被刪除,最終僅保留了托管保護和基礎參與權。 盡管如此,該法案仍被視為地方支持加密貨幣的象徵性一步。

薩爾瓦多:堅持比特幣實驗的孤勇者

薩爾瓦多是全球加密儲備的先行者。2021 年,該國將比特幣定為法定貨幣,總統 Nayib Bukele 持續增持比特幣,其官方持有的比特幣規模約 6, 000 枚,試圖以此對抗通脹和美元依賴。

2025 年初,薩爾瓦多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達成 14 億美元貸款協議,IMF 要求其放棄比特幣法定地位,但 Bukele 明確拒絕。截至目前, IMF 表示薩爾瓦多的比特幣購买尚未違反協議(協議將於 4 月 30 日生效),但後續磋商可能加劇雙方博弈。 這一立場雖具开創性,卻因國際壓力和高波動性備受爭議。

謹慎派:觀望與局部嘗試並存

英國:明確拒絕美國式儲備

英國財政部明確表態“沒有計劃”引入美國式比特幣儲備, 反映出其對加密貨幣的謹慎態度。英國更傾向於將比特幣視為資產而非战略儲備,金融行為監管局(FCA)通過嚴格的 AML 和 KYC 監管,確保加密市場的合規性。2023 年通過的穩定幣法案和對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探索,表明英國或更看好受控數字資產,而非去中心化的比特幣儲備。

澳大利亞:監管先行,儲備待定

澳大利亞政府同樣持謹慎立場。 財政部長 Stephen Jones 的發言人表示, 現階段無意建立加密貨幣战略儲備,當前重點是完善數字資產平臺的監管框架。 這一態度與英國類似,強調合規性和風險控制,而非激進納入國家儲備。

歐盟:統一監管下的有限开放

歐盟通過《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案》(MiCA),將比特幣定義為“加密資產”,允許其在支付領域使用,但不鼓勵作為儲備資產。 MiCA 於 2024 年底生效, 要求加密服務提供商遵守嚴格規範。歐盟的態度是在創新與穩定間尋求平衡,短期內難以見到成員國效仿美國的儲備政策。

日本:友好監管下的漸進探索

日本是全球最早對比特幣實施監管的國家之一, 2017 年通過修訂《支付服務法》(PSA)將加密貨幣定義為合法財產,並在金融服務廳(FSA)框架下要求交易所注冊,執行嚴格的 KYC 和 AML 措施。

 

2025 年 3 月, 日本執政自民黨(LDP)已起草加密稅改提案, 擬將加密貨幣稅率從最高 55% 降至 20% ,並將其重新歸類為金融產品,適用於《金融商品交易法》,類似於證券投資的稅收模式。目前,日本將加密貨幣收益視為“雜項收入”,最高稅率達 55% 。如果該提案獲批,加密資產可能獲得獨立稅收待遇,並為現貨加密 ETF 奠定基礎。自民黨正向公衆徵求意見至 3 月 31 日,之後將提交金融廳(FSA)審議。

日本央行和財政部對加密貨幣的波動性持謹慎態度,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曾表示對比特幣儲備的猶豫,但是 傾向於在稅收和監管上為加密貨幣創造有利環境。

韓國:從觀望轉向積極討論

韓國在加密貨幣領域的立場近年來逐步开放,尤其在美國建立比特幣儲備後,國內對其战略價值的討論升溫。2025 年 3 月 9 日,金融專家和反對黨成員在首爾論壇上提議將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並开發韓元支持的穩定幣,以應對全球趨勢。

 

韓國比特幣 ETF 的決策正處於關鍵節點,借鑑日本從謹慎到开放的轉變路徑。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副主席金素英表示將“仔細審查”現貨比特幣 ETF ,這一進程可能為韓國加密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反對派:封禁與替代路徑

中國:全面禁止,數字人民幣優先

中國對比特幣的態度一以貫之:徹底封禁。自 2021 年起,中國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認為其威脅金融穩定和資本管制。2025 年,這一立場未有松動, 政府全力推廣數字人民幣(e-CNY),以可控的央行數字貨幣替代去中心化加密資產,並加快數字人民幣應用與國際合作。 中國對加密儲備的反對,既是出於經濟安全考量,也是對貨幣主權的捍衛。

印度:從禁令到重稅的轉變

印度雖未像中國般全面禁止,但對比特幣持高度警惕。2018 年的交易禁令被 2020 年最高法院推翻後,印度轉而將其定義為“虛擬數字資產”,徵收 30% 的資本利得稅和 1% 的交易稅, 高稅率導致印度 95% 的交易量流向了海外平臺。

2025 年,印度尚未展現建立加密儲備的意愿,但是特朗普政府建立比特幣儲備的決定 促使印度重新評估其立場。 印度經濟事務祕書 Ajay Seth 表示,“多個司法管轄區改變了對比特幣的態度,我們不能單方面決定”,顯示出印度對全球趨勢的關注。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