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世界,从来不缺乌托邦式的幻想,以及一次又一次被现实抽醒的残酷教训。Solana的SIMD-0228提案,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关于公链经济模型设计的大讨论。提案最终折戟,与其说是技术的失败,不如说是理想主义在利益面前的溃败。
持续的4.5%通胀,对于Solana,这个以速度和低成本著称的明星公链来说,真的就那么不可接受吗?提案方给出的理由听起来很“政治正确”:通胀稀释价值,质押锁定流动性,验证者过度依赖补贴。但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焦虑:Solana生态的繁荣,真的能持续吗?它的估值,真的能匹配它的实际价值吗?
与其说SIMD-0228是一次对通胀模型的优化尝试,不如说是Solana社区对自身价值体系的一次拷问。他们试图用一套更精巧的算法,来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何在维持网络安全的同时,释放生态活力,避免沦为“为质押而质押”的僵尸链。
但Solana的案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公链经济模型的设计,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空中楼阁,而是一个需要不断试错、动态调整的演化过程。它需要对自身的生态特点、发展阶段,以及潜在的风险有着深刻的理解。
波卡,这个以“Web3基础设施”自居的多链宇宙,曾经凭借其创新的平行链架构和雄厚的资本,吸引了无数目光。然而,光鲜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个长期困扰生态发展的“原罪”——高通胀。
想象一下,你生活在一个银行存款利率高达20%的世界,你会选择投资风险高、回报不确定的创业项目,还是安心地把钱存在银行里?波卡的早期生态,就面临着同样的困境。高达10%的通胀率,意味着质押DOT就能获得近乎“无风险”的收益。这种畸高的收益率,就像一个巨大的磁铁,牢牢地吸附着生态中的资金,使DeFi、NFT等创新应用难以获得足够的流动性支持。
波卡上的DeFi项目,长期以来都处于一种“营养不良”的状态。借贷协议的年化收益率徘徊在5%-8%,根本无法与质押收益竞争。开发者们只能无奈地感叹:“我们就像在20%利息的银行隔壁开餐馆,除非菜品的回报率超过这个数字,否则没人愿意买单。”而那些真正有潜力、有创新性的项目,往往因为缺乏资金支持而夭折。
高通胀不仅扼杀了生态活力,也直接导致了DOT价格的持续下跌。按照当前14亿DOT的流通量计算,每年新增的1.05亿DOT(按7.5%通胀率)中,有大量的DOT直接进入市场流通。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抛压。
DOT的价格在过去两年下跌超过70%,这并非偶然,而是高通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种“通胀补收益-价格下跌-需要更高通胀”的死亡螺旋,正在慢慢蚕食着波卡的价值根基。持有者们眼睁睁地看着手中的DOT不断贬值,却无能为力。
有人说,波卡的验证者是生态的守护者,他们通过质押DOT来维护网络安全。但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寄生在波卡身上的吸血鬼,依靠高通胀来获取利益,却对生态发展毫无贡献。
Kusama网络的现状,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8%的通胀率下,验证者扣除硬件、带宽等成本后的净收益率已经非常微薄。如果将通胀率降至5%,超过40%的节点将面临亏损。这使得验证者群体成为了降低通胀的最大阻力。
然而,维持现状就意味着继续向市场注入过量通证,进一步削弱通证价格。这种两难处境,让波卡社区陷入了激烈的争论。正如一位验证者代表在治理论坛写道:“我们就像在漏水的船上争论该用金勺子还是银勺子舀水——真正的解决方案是找到漏洞并修补它。”
降低通胀的阻力,本质上是一场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在波卡社区,反对声浪主要来自两个群体:验证者和短期投机者。
验证者群体的生存焦虑,构成了首要障碍。以Kusama网络为例,2024年3月一项将通胀率从8%降至6%的提案,遭到了63%的验证者反对。一位中型节点运营商算了一笔账:其运营成本为每月3800美元,当前月收益约3920美元,利润率仅3%。若通胀降低25%,其收益将跌破成本线。“这不是反对进步,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他在治理论坛上如此辩解,听起来令人唏嘘,却也折射出验证者群体面临的真实困境。他们已经习惯了依赖通胀补贴,任何削减通胀的举动,都会被视为对其既得利益的威胁。
短期投机者的惯性思维,则是另一重阻力。部分社区成员坚持“高通胀=高收益=高通证价格”的线性逻辑,认为削减通胀将削弱市场吸引力。这种观点在部分散户中尤为普遍。一位通证持有者在社交媒体上抱怨:“如果连10%的稳定收益都没有,我为什么要持有DOT而不是去买国债?”他们只看到了高通胀带来的短期收益,却忽略了长期价值的侵蚀。他们把公链当成了“庞氏骗局”,只关心自己能否在崩盘前套现离场。
然而,维持现状的代价正在超过改革成本。破局不能只靠单一的修改经济模型来解决,这需要超越单纯的参数调整,并将整个波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思考,从中找到破局之法。
Solana的SIMD-0228之所以能获得部分机构的支持,关键在于其设计了一条通胀削减与MEV(Miner Extractable Value)收益增长的替代路径。波卡可以借鉴此思路,首先降低通胀,其次将部分通胀资金定向注入开发者基金,用于激励更多的生态项目的创建和发展,形成“降通胀→释流动性→促生态→升通证价格→补(验证者的)收益”的正向循环。
当前,波卡验证者99%的收入来自通胀奖励,这种单一性放大了改革阻力。为了降低验证者对通胀补贴的依赖,波卡需要引入MEV拍卖、存储证明奖励等新的收益来源。Parity Technologies最新公布的Plaza协议中,就包含“验证者服务市场”的设计,允许节点通过提供数据可用性服务获得额外收入。此外,Plaza和JAM上线后,波卡可以原生支持智能合约,这将吸引大量DeFi项目在其上构建,为验证者带来可观的MEV收入,从而弥补因降低通胀带来的收益减少。
直接复制SIMD-0228的激进调整,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可行的路径仍然是设定一个过渡期,并加快通胀下降的速度。相比于现在从2025年的7.5%到2030年的5.65%(差不多每年降低0.37%)的速度,可以考虑每年将通胀率降低1-2个百分点,或者每半年降低1%。同时,可以将最终的通货膨胀率设置为4%左右,再配合一些燃烧机制,将4%的通货膨胀率最终经过燃烧后调整为2%左右。
如此一来,就可以在降低通胀的同时,让验证者们收益增加,从而实现盈亏平衡甚至营收大于支出,减少改革的阻力。
当然,上述只是针对于提升验证者DOT营收的个数的角度来提出的解决方案,但是还有另外一条路径也可以同步进行,那就是通过建设生态,提高DOT的实际使用价值从而使DOT价格增长,让生态中的所有参与者都能享受到波卡生态发展的红利。这需要从底层机制到上层应用的全链条重构。
借鉴SIMD-0228的“最小必要通胀”原则,但需波卡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例如,将整体通胀率拆分为基础通胀和动态调整部分。基础通胀部分可以根据上一部分所述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动态调整则涉及到几个关键参数:
一是全网Staking率。当Staking比率超过一定数额时,可下调波卡的最佳Staking比率,从而让Staking收益下降,刺激资金流向波卡生态;当Staking比率低于一定数额时,可上调波卡的最佳Staking比率,从而让Staking收益上升,刺激资金流向波卡节点,确保波卡的网络安全性。
二是调整手续费和XCM费用的设计和参数。当前手续费80%流向国库,国库再通过每24天的周期燃烧其总量的1%。手续费和XCM费用可以看作是波卡从生态中的需求侧捕获价值的方式,但是这个燃烧效率太低了,难以推动波卡的价值增值。如果我们将手续费的80%和XCM费用的80%都调整为直接燃烧掉,如此一来,就打开了波卡生态反哺DOT价值的想象空间。如果波卡生态发展的很好,有大量的DOT因此而燃烧,就可以进一步下调波卡最终的通货膨胀率。但是另一方面,DOT的通货膨胀率也不宜过低,尤其是不能变为通货紧缩,因为这会让持有者认为手中的DOT稀缺性在增强,会刺激他们不愿意将其投入到生态中交互,这也会影响生态的发展。因此当手续费和XCM费用燃烧带来的比例过高时,可以将手续费和XCM费的80%全部燃烧改为部分燃烧,这个部分燃烧的比率就可以作为一个动态调整的参数了。
这些设计都是既能保障网络安全,又能将通胀与生态活性深度绑定,达到类似于央行通过调控利率从而调控经济的效果。
如果两个城市,一个城市你在其中进行生产和经营时会获得额外的奖励,另一个则没有,你会如何选择呢?显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前者就更有吸引力。这样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公链。
如今各个公链基本都有自己的激励机制,波卡也必须有这样的激励机制才行。好消息是波卡有独特的国库机制,拥有源源不断地发展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坏消息是波卡的国库是通过OpenGov进行治理的,而OpenGov的经营还没有很好地与波卡的发展进行挂钩。
好在一切都可以进行调整,比如为OpenGov的资金使用设计一个每个季度更新迭代的资金使用计划,以确保OpenGov的运营能够符合当前波卡的需要。不过,虽然有许多方向都值得使用资金进行支持,但是我们认为其中有一些方向是必须长期投入的,比如将资金用于一个更加清晰的增长路径是必要的。
比如我们可以先提案将手续费的80%和XCM费用的80%都调整为直接燃烧掉,打开生态反哺的功能开关,其次当Plaza和JAM上线后,我们从OpenGov里提出固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每年或者每个季度的激励方向,重点激励那些使用DOT作为Gas费越多的应用以及带来更多XCM费用的应用,达成“公链激励→更多Gas费和XCM费→更多燃烧→DOT增值→吸引更多项目和应用参与公链激励”的正向循环。
比起将国库资金投入到难以带来直接转化的广告,不如将真金白银直接投放到生态,并且还能有一条清晰的增长循环促进DOT增值,这效果会更直接地将国库资金转化为生态激活剂。
波卡的生态发展处在初期阶段,但反过来也意味着有大量的机会,一方面可以通过在每个季度的OpenGov资金计划中,提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开发团队在波卡上构建其他公链有但是波卡上还没有的项目类别,这就是“定向”补位。要确保在其他公链上发生过的带来Alpha收益的机会同样在波卡生态中复刻。
其次,波卡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非常适合兼容其他生态或者打通其他生态,让波卡作为一个Hub(中心)。这可以借助Hyperbridge和Snowbridge来实现,我们可以通过从OpenGov的资金计划中设计一个专门支持那些使用Hyperbridge和Snowbridge的项目或者用户。
最后,波卡拥有行业内首屈一指的性能和架构,甚至还有其他公链所不具备的功能和特色,也需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创新,确保波卡生态拥有其他公链所没有或者说不能拥有的项目类别。“让行业创新只发生在波卡!”
如此,波卡生态的发展才能处处都有Alpha的计划,有这样的机会何须广告呢?聪明的用户、资金和团队自然就会流向波卡了。毕竟,主动吸引是大于被动劝说的。
以上的解决方案单独一条都不能解决波卡的问题,必须将所有的解决方案集中一点同时爆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这一点,前Fantom现在的Sonic就做出了不错的表率。Fantom早在2021年就通过公链激励机制的推出,配合生态中的DeFi为其迅速构建出其初期的生态,并实现了TVL与价格齐飞的效果。如今,Fantom改进为Sonic,它也故技重施,早早地公布了其上线计划,并做了相应的预热,也提前谈好了DeFi进驻的合作,并且也公布了其激励计划,最终在市场如此糟糕的情况下,依然迅速发展出了初期生态,TVL稳步增长达到了10亿美元。它相当于两次验证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波卡也可以借鉴。
显然对于当前的波卡来说,2025年将落地的Plaza和JAM(Join-Accumulate Machine),就可以成为经济和技术改革的重要节点。我们可以围绕着这两个重要的节点提前进行规划和宣传。一方面规划要准备这两个事件节点分别要配合哪些经济模型和通胀模型的修改、提前准备哪些OpenGov的资金计划的建立、甚至可以提前准备与哪些知名DeFi团队提前谈好合作。
最后波卡将会在技术更新+预热宣发+公链激励+生态合作的组合拳下迎来可观地迅速增长,其TVL也将稳步增长,而DOT的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
当2025年的钟声敲响,波卡或将站在历史性转折点上。JAM协议带来的技术跃迁,与通胀机制改革释放的生态活力,可能催生出一套全新的多链经济范式。这种范式不再将验证者收益与生态发展置于零和博弈的两端,而是通过动态模型实现激励相容。
从Solana的治理实践中,波卡需要领悟两个核心启示:其一,经济模型的先进性不在于数学复杂度,而在于与生态发展阶段的高度适配;其二,社区共识的凝聚需要超越简单的利益计算,构建起验证者、开发者、通证持有者的命运共同体。
未来的公链竞争,本质上是制度创新能力的较量。波卡若能以此次改革为支点,撬动质押资本向生态应用的迁徙,其价值叙事将从“跨链基础设施”升级为“自驱型经济系统”。当数十亿DOT在DeFi协议、NFT市场、游戏生态中流动生息时,那个曾被质疑“过度设计”的多链宇宙,或将真正展现其预见性的光芒。
近年来,不少人谈论着“缅A”,却对这个概念知之甚少。实际上,它指的是...
黄金期货市场波动剧烈,精准预测其走势是众多投资者追求的目标。然而,黄...
稳定币是近年来最具变革性的支付方式,改变了资金流动的模式,其低廉的跨...
近期ETH价格经历震荡下跌,当前价格在2446.38美元附近运行。4...
基金公司高管变动频繁:贝莱德与红塔红土双双换帅近期,基金行业人事...